找到16条结果

  • 不适,那就更严重了,这可能是非常危险的疾病,如胆囊炎。脂肪泻:胆囊功能丧失后,失去了储存、浓缩、排泄胆汁的功能,患者可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等表现,特别是在进食油腻的食物后,由于缺乏辅助脂肪消化、吸收的胆汁,所以患者会出现脂肪泻。上腹部不适:患者可能会感到上腹部闷胀不适,部分患者还会表现出恶心、厌油等症状,多发生在饱食或者进食油腻食物后。全身症状: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症状,如体重减轻、乏力等,这些症状可能与长期的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有关。以上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饮食,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
    赵刚 主任医师 2025-01-13 22:08:28
  • 倾倒综合症。应用食物纤维必须注意,因在使用树胶和粘性物时已有几例梗阻病例发生,特别是量大且未足量饮水时。 为避免倾倒综合症的发生、保持适宜的体重及营养状况,应给予中量脂肪(占热卡30-40%)、少量及单体的碳水化合物和高蛋白(占热卡20%)的饮食。牛奶尤其量大时几乎对所有胃术后病人均不耐受,病人对奶酪和酸奶酪中的乳糖较牛奶中的易耐受。食物中的维生素D和钙不足时应额外补充。对有明显乳糖吸收不良的应予市售乳制品。脂肪泻也是一个问题,如配方中脂肪给予中链甘油三脂则较易耐受。 总之,对胃手术后伴有倾倒综合症的病人,其饮食配方应参照食物营养成分表。根据饮食和社会史,每餐饮食均应调整至适合病人。
    周主青 主任医师 2015-06-16 22:30:51
  • 胰腺位于胃的背面,脊柱的前侧的器官,维持我们身体的两个重要的工作。 第一个是外分泌功能,制造叫做胰液的消化液,中和胃酸的同时,分解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质等,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很大的作用。胰液通过分支胰管,聚集至位于胰腺中央的主管处,从十二指肠乳头进入十二指肠。 胰腺因为各种原因发生外分泌功能不全,就会出现消化不良、脂肪泻(腹泻,便中混有肉眼可见的油滴)等症状。 第二个作用是内分泌功能,比如胰岛素就是胰腺产生分泌的,调节自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血糖值)的内分泌功能。还有一些其他的激素如:生长抑素、胰高血糖素、血管活性肠肽(VIP)等,就不一一详述了。 胰腺内分泌功能
    孟凡斌 副主任医师 2024-07-13 05:54:20
  • 重者伴有脂肪泻。因此膳食脂肪量要限制,应采用少油的食物和少油的烹调方法。对伴有脂肪泻者,可采用中链脂肪酸油脂。避免食用纤维高的食物,如萝卜、芹菜、白薯、生蔬菜、水果以及粗杂粮、干豆类等。 3、避免易产气食物:少吃韭菜、洋山芋、皮蛋、卷心菜、花生、瓜子等易产气食物,因为一旦进食,胃肠道内气体增多,胃肠动力受到影响,即可诱发本病,甚至加剧症状。 4、选择高热能、高蛋白质食物:可根据病人消化吸收耐受情况循序渐进地提高供给量,以补偿长期腹泻而导致的营养消耗。饮食中的维生素、无机盐也要充足,以补偿腹泻引起的营养丢失。 5、适当食用可止泻的食物:柿子、石榴、苹果都含有鞣酸及果胶成分,均有收敛止泻作用
    王振宜 主任医师 2018-07-24 22:26:24
  • 胰腺有两个重要的功能,一个是内分泌功能,即分泌胰岛素等激素,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最常见的就是缺乏胰岛素引起的糖尿病,这方面已经深入人心,这里就不再讲了。 而胰腺的另外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外分泌功能,也就是分泌消化液,消化液里面含有消化酶,是我们消化食物必须的。 而人因为疾病(慢性胰腺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等)或手术(胰腺全切或部分切除)等原因出现外分泌功能障碍时,会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厌食油腻、脂肪泻(进食油腻后大便带油或泡沫),严重者可能还会因脂溶性维生素(A、D、E、K)等营养素缺乏而出现手足抽搐、舌炎、唇干裂,甚至出现周围神经病变。 因为各种原因,尤其是胰腺手术后的患者
    孟凡斌 副主任医师 2024-09-18 20:40:16
  • 较高。胆囊切除手术-利-根治性强:能彻底去除胆囊结石的病灶,从根本上解决胆囊结石复发问题,有效降低胆囊炎、胆囊癌等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技术成熟:手术技术成熟,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通常较短,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弊-胆囊功能丧失:会导致胆汁直接排入肠道,影响脂肪消化吸收,术后可能出现消化不良、脂肪泻等消化功能紊乱症状,尤其在术后短期内较为明显。-其他潜在风险:虽然发生率较低,但切除胆囊后,胆汁持续刺激肠道,可能增加结肠癌的发病风险;还可能因胆管损伤等并发症导致胆汁漏、胆管狭窄等严重问题。
    谢高山 主治医师 2024-10-19 19:21:28
  • ,另一方面,强力的镇痛药需要专科医生才有权限开立。3.药物治疗失败的患者–慢性胰腺炎引起疼痛的患者药物治疗无效时,需要看胰管是否有扩张。--胰管未扩张的患者:可以采取腹腔神经丛阻滞或手术切除病变的胰腺。--胰管扩张或难治性疼痛的患者:可选择内镜引流或者外科手术(包括胰腺切除或者胰管空肠吻合)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消化功能不良、脂肪泻):可以服用胰酶治疗。糖尿病:咨询内分泌科医生,按照糖尿病来系统治疗。 总之,慢性胰腺炎的治疗需要专业性很强的专科医生来进行,所以所有治疗方案都需要咨询专业的医生。
    孟凡斌 副主任医师 2024-09-01 10:54:06
  •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过去叫做“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其主要特征是慢性非化脓性破坏性胆管炎,导致小胆管进行性减少,进而发生肝内胆汁淤积、肝纤维化、肝硬化。有哪些临床表现? 早期多无症状,或表现为乏力、瘙痒、右上腹不适、黄疸,由于肝内胆汁淤积、分泌和排泄到肠道的胆汁减少,可以合并骨质疏松、脂溶性维生素缺乏、高脂血症、脂肪泻等,也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干燥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如何诊断? 根据2018年美国肝病学会PBC诊断标准,满足下列3条标准中2条即可诊断:①血清生化提示碱性磷酸酶升高;②自身抗体中的AMA阳性,或
    蒋式骊 副主任医师 2020-05-11 21:50:21
  • 缺铁性贫血的诱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铁摄入不足**:-长期饮食不均衡,缺乏富含铁的食物,如肉类、动物肝脏、豆类等。这在婴幼儿、青少年以及特定饮食习惯的成人中尤为常见。-素食者或长期饮食单一的人群,由于食物中铁的含量不足或不易被人体吸收,也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2.**铁吸收障碍**:-胃肠道疾病,如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会影响铁的吸收。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胃黏膜受损,减少铁的吸收面积或降低铁的吸收效率。-胃大部切除术后、小肠黏膜病变、脂肪泻等也会减少铁的吸收。-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酸药、质子泵抑制剂等,也可能影响铁的吸收。3.**铁丢失过多**:-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
    刘尚勤 主任医师 2025-02-15 10:32:32
  • 7人查出有结石;因其他原因死亡者尸体解剖也证明胆囊结石发生率为7%。实际上,有很多人属于健康携带,可以终生无症状。但到底怎么办呢?是观察、手术还是保守疗法?要根据有无症状、胆囊有无功能以及年龄大小等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基本原则如下:1.无任何症状,尤其是年轻患者(35岁以下),胆囊功能良好,可以随访观察,每3~6个月复查B超。2.虽无症状,但结石大于2.5cm,胆囊壁增壁,有时合并钙化,年龄大于50岁以上,可考虑预防性切除胆囊。3.有症状即合并胆囊炎,一般为非特异性消化系统症状,如消化不良、上腹撑胀、厌油腻,脂肪餐或饮酒后加重;如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则会引起急性胆囊炎的症状:右上腹剧烈疼痛
    施宝民 主任医师 2021-06-25 22:12:14
1 2

浙ICP备1901436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