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1条结果

  • 旋覆花汤:旋覆花18克(包),葱5支,新绛6克(茜草根)。治疗胸胁痞闷不舒,甚或胀痛、刺痛。现代常用在乳腺增生、肋间神经痛、冠心病、甲肝、乙肝、慢性胃炎、月经不调等疾病。
    刘维忠 主任医师 2024-06-24 13:31:34
  • 经常会有这样的病人,年纪20-30岁左右,到心脏科就诊的原因是“胸口胸口刺痛”,自我描述是“一阵阵的”,可以自行缓解。对于年轻人的胸口刺痛很多,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病史,分析不同的原因。1.胸壁疾病:如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继发于外伤炎症或者病毒(如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之后2.心脏疾病:对于心包炎心肌炎的患者,也可以表现为局部疼痛,,其他如冠心病心绞痛也可表现为胸痛。3.肺部疾病:肺组织的占位性病变,肺结节病也会出现胸部疼痛。而胸膜炎的病人,如果遗留有胸膜增厚,纤维条索病人会表现为疼痛,深呼吸受限,CT检查也可以进一步确诊。4.心脏神经官能症:这个原因占了年轻人胸口刺痛原因的绝大部分,即患者并没有
    陈秀梅 副主任医师 2022-12-07 10:02:44
  • 。 临床诊断混合性颈椎病,颈3到胸1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颈椎失稳,颈椎小关节炎,终版炎。右侧肩袖损伤,胸锁关节炎伴半脱位。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胸背疼痛。 ​确定诊断后建议病人手术治疗。病人拒绝手术,进行神经阻滞和中医手法调整,颈椎理筋松解,胸椎肩关节正骨治疗,一次缓解疼痛,通过两次神经阻滞和六次中医正骨治疗疼痛完全缓解。 治疗心得。该患者是由于神经卡压导致的神经痛继发肋软骨炎和颈肩综合症。只注射阵痛,不能完全解除卡压。结合中医正骨手法松解,使卡压减轻,再通过阻滞眼消肿才能彻底缓解疼痛。 ​
    马彩毓 副主任医师 2024-01-19 11:21:00
  • 。脊柱轻度侧弯。 临床诊断混合性颈椎病,颈三到胸一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颈椎失稳,右侧肩袖损伤,胸锁关节炎伴半脱位。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胸背疼痛。 明确诊断后给颈胸段椎旁神经阻滞结合中医正骨,理疗等治疗,两次治疗后疼痛缓解,但会反复,结合拉伸转体等康复训练,6次治疗后疼痛完全缓解。 西医学认为肋软骨炎是无菌性炎症,致病因素至今未完全明了,我们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做脊柱和颈肩正骨调整结合神经阻滞,效果良好,骨关节错位和高张力高压力缓解后,炎症和炎症引起的疼痛都很快得到了缓解。
    马彩毓 副主任医师 2024-01-22 11:07:57
  • 治疗都有效。在饮食上,那些高热量及富含激素的食品要少吃一点。虽然由乳腺增生导致的疼痛是生理性改变,也并不是乳腺肿瘤主要的表现症状,但是定期的专科复查是必不可少的,根据具体情况,您的主治医师会给您制定不同的复查周期和策略。当然也有种罕见的乳腺肿瘤,比如炎性乳癌或乳腺炎还要肋间神经痛等也会出现胸部的疼痛不适,但有的同时也会出现乳房红肿,皮肤温度高等其他症状,这种情况还是需要您及时到医院进一步诊治的。
    刘哲斌 副主任医师 2022-01-20 13:30:34
  • 纵隔的分区有九分法,还有四分法,临床上常规分为前纵隔,中纵隔,后纵隔,上纵隔等。 图片描述 图片描述纵隔内组织器官较多,胎生结构来源复杂,纵隔内可发生的肿瘤类型多,且这些肿瘤都有其好发部位。人为纵隔划分,其间无真正解剖界线,肿瘤进展时,可占据一个以上区域二、纵隔肿瘤的症状体积较大的肿瘤因其压迫或侵犯纵隔内的重要脏器时:1.有可能导致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如压迫气管则有气促、干咳;2.压迫食管可引起吞咽困难;3.压迫上腔静脉导致面部;4.颈部和上胸部水肿及静脉怒张;5.压迫神经可有膈肌麻痹;6.声音嘶哑;7.肋间神经痛及交感神经受压征象。三、纵隔肿瘤的分类常见的纵隔肿瘤分类
    谢冬 主任医师 2022-02-03 11:45:32
  • ),因人而异;个别患者依旧会有间断性刺激性咳嗽,持续时间3-6月左右。胸管拔除后,不用再刻意咳嗽,如果感觉嗓子里有痰再把痰咳出来,可以继续进行腹式呼吸训练。胸痛也是术后常见症状,有时在切口附近,有时在切口前方,比如乳房附近或乳房下方,有时是刺痛,或者是一抽一抽的痛,这种情况多数是肋间神经痛,不用过于紧张。4.出院后的活动与运动: 出院后依旧要多下床活动,近期避免剧烈运动,注意劳逸结合。能做什么运动?手术近期,一般不推荐剧烈运动,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散步,慢跑,以微微出汗,心率不加快为宜。手术后,肺部的切口愈合,需要3-6个月才能彻底愈合,因此,半年内禁止剧烈运动。5.上班 早期肺癌患者出院后,一般2个月左右
    谢冬 主任医师 2021-10-09 21:59:16
  • ,震荡或活动时加剧,痛点在棘突、棘突旁或棘突间。胸椎结核时疼痛向双侧胸部放射,表现为肋间神经痛,有时也放射至腹部引起腹痛,易误诊为腹腔疾病;腰骶椎结核常产生坐骨神经痛等。背痛的同时常伴有椎旁肌肉痉挛,致使脊柱运动受限制。检查时椎旁肌肉发硬,脊椎僵硬,脊椎运动障碍,拾物试验阳性。后期病变扩大,除背痛外出现三联征:脊柱后凸畸形、冷性脓肿及脊髓压迫症状。胸腰部冷性脓肿可沿腰大肌肌鞘流至大腿前面及腹股沟处,但无红、热的表现,晚期可形成瘘管,经久不愈。约有10%~20%病人并发脊髓神经根受压症状,出现双下肢无力,甚至截瘫。本病的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凡青年人发生背痛、同时一般情况不良,伴微热,血沉加快,有肺或
    管剑龙 主任医师 2011-08-21 00:00:00
  • 皮肤瘙痒症患者,一般服药2-3天见效。方法:西咪替丁0.2g口服,3 次/日,连服1-2 周。对其他抗过敏药物治疗无效者,应用西咪替丁治疗仍有效。(参考文献:包佐义.西咪替丁在皮肤科的应用.中国医药报,2001,04,28(3))九、治疗脂溢性脱发方法:0.2g口服,3次/日,连用5周。(参考文献:甲青米胍的临床新用途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5,4(8)682)十、治疗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常表现为局部肋间神经痛,让人难以忍受,用西咪替丁治疗此病,效果满意。方法一:西咪替丁0.2g口服,2次/日,连服5天(参考文献:李世文,康满珍,李红辉等.老药新用途.北京:人民军医
    马彩毓 副主任医师 2018-06-27 06:38:26
  • 四逆散—疏肝理脾,还有11种用法你需要知道,专注顽疾 四逆散,方出《伤寒论》。为和解剂,具有调和肝脾,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之功效。主治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肝脾气郁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肋间神经痛、胃溃疡、胃炎等属肝胆气郁,肝胃不和者。 四逆散方治愈不少顽疾,如阳为阴郁在里不得宣达四末而致热厥以及对肝脾失调或气机阻滞的多种疾患,常可应手奏效,一方化生多变,堪称有益,有下述佐证验之。 解郁泄热 表证一:又冷又热,气窜、呃逆、烦躁、脚灼热,上肢厥冷,口干苦而渴,舌红,脉弦。 方用:四味散加味,柴胡、白芍
    杨磊 主治医师 2023-06-04 10:13:16
1 2

浙ICP备1901436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