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01条结果

  • 消化性溃疡是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的总称,因溃疡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  临床表现为长期性、周期性、节律性的腹疼,伴有唾液分泌增多、烧心、反胃、嗳酸、嗳气、恶心、呕吐等其他胃肠道症状。消化性溃疡患者要避免精神刺激、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饮食不调、吸烟与酗酒。  胃溃疡好发于中老年人,十二指肠溃疡则以中青年人为主。男性患消化性溃疡的比例高于女性。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见,据统计前者约占70%,后者约占25%,两者并存的复合性溃疡约占5%。  近年来,城市中患十二指肠溃疡的人数有所增加。与食用谷物等含糖物质相比,食用肉类时的胃酸分泌会增加。当胃酸过多的状态长期
    黄厚章 主任医师 2017-03-15 10:47:55
  • 中医认为,郁怒伤肝,肝气犯胃乘脾,即可引起胃脘痛、呕吐、泄泻等胃肠道疾病。有胃病的人常有这样一种体验:“我一生气就胃痛”、“我的胃病是生气后吃饭引起的”、“我胃不好就吃不好、睡不好、心情也不好”……病人的这些感受是胃病与情绪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的最好阐释!病人的心情好了,胃里也就舒坦了。作为医生,要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并动员病人家属共同承担起心理治疗的重任,让病人始终保持“心情好”。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临床试验:给一组消化性溃疡病人服用甲氰咪胍,给另一组消化性溃疡病人服用与甲氰咪胍外观毫无差别的安慰剂,结果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安慰剂仅仅是让病人在心理上得到了安慰,并没有用什么治疗药物,但它也
    黄厚章 主任医师 2017-03-14 09:31:16
  • 黑便是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出血的最常见的症状。上消化道出血时,血液通过肠道,经肠道细菌作用,血红蛋白中的铁转化为硫化铁,肠粘膜分泌粘液在大便表面,就会形成黑黑亮亮的大便,称为柏油样大便。血液如果在肠道停留时间短,则大便呈血便。 常见病因 (1)消化性溃疡 (2)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3)胃癌 (4)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5)大肠癌 (6)大肠息肉 以上占到出血病因的80%。其他病因还有血液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病等。 就医 如果慢性肝病患者,出现大量呕血、柏油样大便或红色大便,以及头晕、心慌、出冷汗,甚至晕厥,需警惕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蒋式骊 副主任医师 2022-03-11 17:13:14
  • 冠心病支架后消化道出血这种情况在临床上也确实能够经常见到,一般情况下,本身冠心病支架术后需要长期应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而且需要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本身这种情况就容易导致消化道出血。 有些人群本身就有消化道疾病,比如消化道溃疡,对于这种情况,在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聚集的时候,就有可能会消化道溃疡,引发消化道的出血,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要评估消化道出血的严重程度。 少量的出血,对症处理,对症止血,保护胃黏膜治疗,先暂时不要停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密切观察就可以。 但是如果出血量比较大,显然就需要立即停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因为消化道大出血,也有可能会导致患者的死亡。 完善胃镜
    王亮 副主任医师 2024-03-07 21:31:33
  • 、误诊,但根据瘘的类型各异患者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2.1胆囊十二指肠瘘:可有恶心、呕吐胆汁等消化道症状,当合并消化道溃疡时可表现为溃疡症状,若结石巨大阻塞肠管,可有肠梗阻表现;2.2胆囊结肠瘘:可表现为慢性腹泻、维生素K吸收不良,影像学上显示胆道积气,部分患者也可因细菌逆行感染出现胆管炎症状;2.3胆囊胆管瘘:主要表现为腹痛、高热、黄疸三联征,有时可不典型;2.4胆囊胃瘘:除了腹痛症状外,患者主要表现为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及反复发作的胆囊炎,甚至可出现呕吐宿食;2.5胆囊胸腔瘘:为胆囊与膈肌粘连破溃所致,可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查体提示右侧呼吸音减弱;2.6胆囊血管瘘:胆囊与血管相通,可表现为败血症或
    赵刚 主任医师 2022-12-17 09:40:00
  • 哪些人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根除Hp感染可显著减少溃疡的复发。早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肿研究机构(IARC)就已将Hp列为胃癌的I类(肯定)致癌原。Hp的致癌作用需要经过多个阶段,即先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再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和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引起胃癌。在出现癌前病变之前根除Hp能显著降低胃癌的发生率。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也与Hp关系密切。因此,消化性溃疡(无论是活动性或非活动性、有无并发症)、胃粘膜相关淋巴瘤患者须进行Hp的根除治疗,对早期胃癌术后、慢性胃炎伴萎缩、糜烂,以及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
    刘海林 主任医师 2017-10-17 16:23:46
  • 偶尔总会有胆囊切术术后的病人仍然有右上腹疼痛或腹胀,一般100个人里面会有个把几个。这时候,可能要考虑存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该综合征原因复杂:包括胆管本身的原因:如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狭窄、胆囊管残留过长、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痉挛等;也包括胆管以外的原因:比如胃食管反流、消化性溃疡、食管裂孔疝、冠心病、慢性胰腺炎等。部分患者做完所有检查也找不到异常,考虑存在功能性疾病比如胆管痉挛、肠易激综合征等,易受到环境、饮食、精神情绪等因素的刺激,需要综合调理。需要指出的是,该综合征的出现,一般并非胆囊切除所致,而是本身存在胆囊以外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所致,只是被误以为是胆囊病变。每个患者均有特殊性
    孙平 副主任医师 2024-07-31 22:20:05
  • 通常情况下,胰腺炎患者会有血清和尿的淀粉酶升高,临床也经常据此来诊断胰腺炎。但这也不是绝对的,简单一些说,胰腺炎患者淀粉酶不一定升高,而淀粉酶升高的患者也不一定都是胰腺炎。下表总结了能引起淀粉酶升高的情况。因此,遇到淀粉酶升高,应注意以下几点:1.除了淀粉酶,其实应用于临床诊断胰腺炎的化验指标还有脂肪酶等其他化验指标。2.诊断胰腺炎要根据病史、查体、化验、影像等综合判断,不能单靠某一指标或表现。3.淀粉酶只用来诊断是否有胰腺炎,他具体数值的高低和胰腺炎严重程度无关。4.容易和胰腺炎相混淆的疾病非常多,除了胆囊炎、胃肠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穿孔、肠梗阻、肾结石等腹部疾病,甚至有时候连带状疱疹
    孟凡斌 副主任医师 2024-08-05 21:21:32
  • 胰腺位于胃的背面,脊柱的前侧的器官,维持我们身体的两个重要的工作。 第一个是外分泌功能,制造叫做胰液的消化液,中和胃酸的同时,分解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质等,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很大的作用。胰液通过分支胰管,聚集至位于胰腺中央的主管处,从十二指肠乳头进入十二指肠。 胰腺因为各种原因发生外分泌功能不全,就会出现消化不良、脂肪泻(腹泻,便中混有肉眼可见的油滴)等症状。 第二个作用是内分泌功能,比如胰岛素就是胰腺产生分泌的,调节自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血糖值)的内分泌功能。还有一些其他的激素如:生长抑素、胰高血糖素、血管活性肠肽(VIP)等,就不一一详述了。 胰腺内分泌功能
    孟凡斌 副主任医师 2024-07-13 05:54:20
  • 一、哪些人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根除Hp感染可显著减少溃疡的复发。早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肿研究机构(IARC)就已将Hp列为胃癌的I类(肯定)致癌原。Hp的致癌作用需要经过多个阶段,即先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再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和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引起胃癌。在出现癌前病变之前根除Hp能显著降低胃癌的发生率。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也与Hp关系密切。因此,消化性溃疡(无论是活动性或非活动性、有无并发症)、胃粘膜相关淋巴瘤患者须进行Hp的根除治疗,对早期胃癌术后、慢性胃炎伴萎缩、糜烂,以及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
    刘海林 主任医师 2018-08-05 23:41:21
1 2 3 4 5

浙ICP备1901436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