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136条结果

  • 一软球(如下下下图),进行相同标准的练习. 2.抗阻   此项练习健侧亦可进行,但应注意适当增加范围及负荷量以作区分。对于下肢非装置(股四头肌、髌骨、髌腱)损伤早期的患者一般都适用。   如果患肢主动伸直功能受限,应着重强化在过位至屈膝30°位范围内的抗阻练习,强化股内侧肌力量,动作标准不变。事实上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体育锻炼中,最后30度的关节控制能力意义最大。这个区域内股内侧肌的力量占据了整个肌群力量的超过一半,所以在多数情况下应着重练习这个运动范围内的动作。   坐于床边(椅子或器械上),弹力带一头绑在床脚,另一头绑在患侧脚踝部,在完全直至70度范围内行抗阻练习,当到最
    张浩 主治医师 2022-05-26 22:51:46
  • 请点击开始进行康复训练!
    SPARC康复角 健康号 2024-06-06 13:42:59
  • 。(2)打“软腿” 即在走路负重时,膝关节出现的瞬间软弱无力、不稳定感,甚至有时患者可摔倒。此现象常是由于股四头肌无力,或由于半脱位的髌骨滑出髁间沟所致。(3)假性嵌顿 是指时出现的瞬间非自主性的限制障碍。当负重的膝关节由屈至位,半脱位的髌骨滑入滑车沟时,常出现此现象,临床上常需与半月板撕裂或移位出现的绞锁或游离体引起的真性嵌顿相鉴别。治疗1.非手术治疗(1)限制活动 限制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活动,如登高、爬坡等,可减轻髌股关节的负荷,减少髌股关节磨损,特别是当了解到某项活动与症状加重有明显关系时,采用限制这项活动的方式,可以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2)股四头肌练习 亚急性或慢性病例常伴有明显
    孙业青 副主任医师 2018-07-12 01:33:00
  • 被称为“打软腿”。半月板损伤患者多有痛、打软、腿和关节交锁等表现。 障碍障碍是膝关节炎临床表现。膝关节炎:可为单发性,或双侧性,女性偏多且往往是体重超标者。中年后的症状:当坐起立行时觉得膝部酸痛不适,走了一时症状消失,这是早期表现。疾病的发展,活动并不能缓解疼痛,且上下楼梯或下蹲与座起站应都有些困难,需手在盖上撑助才行。多走之后膝关节有些肿,或肿得厉害,还可以抽出一些淡黄色液体。由于滑膜与关节囊有病变而增厚,活动时可有响声,如果是关节内有游离体形成,可影响关节活动,并不时有"关节绞锁"现象,即屈伸活动受限。到最后出现膝关节畸形,例如膝关节屈曲挛缩,O形腿或X形腿,甚至拄拐杖才能行走
    沈奕 副主任医师 2016-04-03 18:03:21
  • 前交叉(十字)韧带是膝关节重要的静力与动力稳定结构,可以与内外侧副韧带共同保持胫股关节的正常运动。 前交叉韧带是主要的前方稳定结构,最重要的功能是屈膝时防止胫骨对股骨的前移,另外还可以在时阻止膝关节过,小腿固定不动时,能防止股骨内旋,不同角度可以控制膝关节内外翻,参与伸直时最后的锁扣运动。 前交叉韧带选择性切断显示:在屈膝状态下,前内侧束是紧张的,提供主要的阻挡作用;在状态下,后外侧束的大部分是紧张的,提供对抗关节过的主要力量。
    沈奕 副主任医师 2022-09-20 18:27:42
  • 髌骨为膝关节前三角形骨块,尖端向下,镶嵌于股四头肌肌腱内。下极为粗糙面,在关节外。髌骨后方关节面有两条纵嵴:中央嵴分软骨面为内、外两部分,内侧较厚,外侧扁宽。内侧嵴又将内侧部分分为内侧面和内侧偏面。 髌骨的后关节面覆盖着4-5mm厚的关节软骨,部分关节面与股骨的髁间沟形成髌股关节,粗厚的软骨有助于分散传导至关节的巨大压力。 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切除后时股四头肌肌力减少30%。 髌骨的作用: 1.保护膝关节 2.增加股四头肌肌力 3.最后10-15°的滑车作用。 内容参考:《实用骨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第4版;kinesiology of the musculoskeletal
    王华 副主任医师 2023-09-05 18:03:18
  • 膝关节结构不良包括关节应力失衡、胫腓骨半错位、髌骨移位、和髌骨关节炎,胫骨内旋和胫骨外旋等。临床表现1.髌骨不稳定的症状(1)疼痛:为最常见的主要症状通常其性质不恒定,但其位置均为前区以前内侧为多见疼痛可因活动过多而加重,特别是上下楼登高或长时间屈伸活动时更为明显。(2)打“软腿”:打“软腿”(giving way)即在走路负重时膝关节出现的瞬间软弱无力不稳定感,甚至有时患者可摔倒。此现象常是由于股四头肌无力,或由于半脱位的髌骨滑出髁间沟所致。(3)假性嵌顿:假性嵌顿(pseudolocking)是指时出现的瞬间非自主性的限制障碍。当负重的膝关节由屈至位,半脱位的髌骨滑入滑车沟时
    马彩毓 副主任医师 2018-06-27 07:05:32
  • 结构,与股四头肌、髌骨共同构成“装置”。而髌骨末端病就是由于反复进行动作造成“装置”过度载荷,而形成的髌腱微损伤。什么动作最需要?显然就是跳跃了。跳跃较多的项目,比如篮球、排球、田径等是主要的诱发髌骨末端病的运动。也是由于这个原因,髌骨软骨病也被叫做“跳跃”或者“篮球”。此外一些长时间进行动作的项目也可发生,比如举重、自行车等[4]。另外一个容易被我们过度使用的是刚刚还左右为难的半月板,由于半月板有吸收震荡的作用,在跳跃落地、转向等动作中都要起到很重要的缓冲作用。所以,长期的运动可能会造成半月板的反复磨损或者微小创伤,从而形成疲劳伤。在需要频繁跳跃的篮球、排球等项目中比较
    王金武 主任医师 2018-08-04 13:40:30
  • 一、总体要求1.早期控制水肿。2.膝关节支具保护。3.肌肉力量训练。4.关节活动度练习,促进本体感觉和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二、术后康复过程1.术后2周内:①患处加压冰敷。②支具位固定。③在疼痛耐受的情况下,术后可拄双拐完全负重,但仅限于吃饭或沐浴等日常活动,其它时间以休息为主,一定要佩戴支具保护,伸直固定。④平时卧床为主,抬高患肢,促使肿胀消退,做股四头肌的主动收缩力量训练,同时注意保持膝关节伸展,防止受限,可以在足跟下垫小毛巾卷,做练习。⑤每日2次,每次20分钟,直到患者出院。 ⑥术后第2周开始调整支具为0-30度固定,进行适当的屈曲锻炼,每次屈曲10次,动作轻柔,每日2次
    程千 副主任医师 2022-07-16 17:21:38
  • 腿部肌力。增强大腿部的肌肉力量,延长股四头肌收缩持续时间,但又不能使关节软骨受到更大的损伤,使膝关节在正常状态下活动,是预防膝关节疼痛的最好办法。高位马步:两稍弯曲(10-30度),以膝关节不痛为宜。静蹲不动,两手平举,目视前方,开始坚持几分钟,并逐渐增加时间。一般达到每次10分钟左右即可,每天两次。坐位:坐在椅子上,将双足平方在地上,然后逐渐将右(左)伸直,并保持直腿姿势5-10秒,再慢慢放下,双腿交替进行,重复10次,每日1-2次。俯卧屈膝:俯卧位,双手交叉压在头下,然后讲右(左)膝关节逐渐屈膝,尽量靠近臀部,并保持屈膝姿势5-10s,再慢慢放下,双交替进行,重复10次,每日1-2
    马彩毓 副主任医师 2017-09-20 20:14:20
1 2 3 4 5

浙ICP备19014363号-6